马自达宣布了一项轻资产战略,该战略体现了电气化的多重解决方案。
根据轻资产战略,将通过促进合作和优化电池投资,将投资总额控制在 1.5 万亿日元左右。此外,通过跨越 “Monozukuri Innovation 2.0″,开发过程中的生产率将提高三倍。
正如之前所宣布的,基于公司自有平台的 BEV 计划将于 2027 年推出,通过合作还将分别减少 40% 的开发投资和 50% 的开发工时。
在生产车间,发动机驱动的汽车和 BEV 的混合生产已经准备就绪,并且正在引进 AGV(自动导引车)。这种 “无根生产设施 “的优势在于,它可以根据要生产的车型的动力系统和组成比例进行灵活调整。
SKYACTIV-Z 的开发工作已经宣布,它是一款 2.5 升直四发动机,据说可以实现良好的性能,同时满足日益严格的排放法规,如欧洲的欧 7 和美国的 LEV4。该发动机计划于 2027 年与自主研发的混合动力装置一起安装在下一代 CX-5 上。为 SKYACTIV-Z 开发的技术还将用于大型产品系列中的直六发动机和目前正在开发的旋转发动机。
马自达计划将发动机单元的数量减少到一半以下,柴油发动机将集中在直六发动机单元中。
马自达董事、高级执行总裁兼首席技术官广濑一郎在演讲中多次提到软件开发量将 “爆炸式增长”。为了克服这一问题,将继续利用迄今为止实施的基于模型的开发(即通过创建控制、燃烧、转向、空气动力学、碰撞和其他特性的通用模型,进行高效的数字化开发)。
负责推进电气化的常务执行役员梅下龙一先生说,”由于基础设施和政策的原因,对 BEV 的需求也很低迷”,但他解释说,之所以将自主开发的 BEV 的推出计划设定为 2027 年,是因为 “到那时,环境法规将变得更加严格,BEV 将(稍微)得到普及。最重要的目标市场是美国”。最大的目标市场是美国”。
另一方面,就像与中国长安汽车合作准备的马自达 EZ-6 一样,”它们的发展速度很快”,”我们将在法规(发展)迅速、迫不及待的地区使用我们合作的产品。在日本市场,我们可以使用自主研发的 BEV”。
中国制造的 BEV 在海外的市场份额不断扩大,但是否有必要首先与之抗衡?当被问及这个问题时,梅下先生回答说:”只有日本和美国市场不需要与中国制造的 BEV 竞争。在其他地区,我们必须与之抗衡。他们将进一步扩大自己的实力。关于与长安汽车的合作,他说:”我们正处于了解中国 BEV 的阶段,因此我们处于追赶的一方。